2012年3月9日星期五雨天
今天,老师叫我们写一篇连续观察日记,我便从橱柜里取出两颗绿豆。我走到阳台,用小勺子在花盆里掘一个小洞,小心翼翼地把绿豆种子放了下去,再用一些泥土把它埋住。然后,我用杯子装点儿水,一点儿一点儿的浇到种子上。泥土马上就把水吸干了。真希望种子快快成长呀!
2012年3月10日星期六雨天
早晨,我刚起床,急急忙忙地就穿好衣服。我装好一杯水,迫不及待地跑到阳台,看看绿豆种子长得怎么样了。种子已经从泥土里破土而出,只看见种子那圆圆的半个身子,就像一个蓬松的球儿,可爱极了!我把水一滴一滴地浇到种子那圆圆的身上,种子似乎在蠢蠢欲动,说:“真舒服!”
2012年3月11日星期日雨天
我又来瞄瞄种子了。我看见泥土有些干干的,我又浇了一点儿水,给它滋润滋润。哇!种子膨胀得真快,那层皮已经裂开了,从裂缝可以看见芽儿了,真高兴!我把水往裂缝里倒进去,让即将出生芽儿也滋润一下。我也倒一点儿在外边的泥土里,水渗入泥土里边去了,种子吸收了水份。这样,它便会很快就发芽了!
2012年3月12日星期一阴天
我中午放学回来,才有空,连忙跑到阳台。种子还是像昨天那样,只是裂开了一点儿。我心里想:怎么会呢,昨天是这样,今天怎么也是这样呢?我好奇地用牙签挑了挑裂缝,我只是轻轻一碰,那层皮脱下来了。好神奇呀!就说怎么会和昨天一模一样呢!我给种子浇了水,向着天祈祷:“希望绿豆种子健康成长!”
2012年3月13日星期二雨天
“种子的芽儿长了!”我惊喜地叫着。种子长的芽儿又长了一些,一条小芽儿从泥土里探出小脑袋来,弯弯的,很可爱。我给芽儿浇水后,它好像在摇摆着,似乎在弯腰。
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,在生活中人人都会经历困惑、困难和失败,每个人都要在磨练中成长。
叮当,叮当伴随着下课铃声,数学测试也落下帷幕。安静的教室里传出压抑已久的叫声:耶!考试结束了。接着,我直奔数学讨论组,讨论试题答案,结果才发现自己的答案错误百出,我灰溜溜的退回到自己的座位,心中就像打倒了五味瓶,说不出到底是什么滋味,后悔之前心存侥幸,没有精心准备,可是现在后悔晚矣,此刻有种心神不定的感觉!
刚放学,爸爸(我数学老师)把试卷带回家批改。由于爸爸对我的成绩特别关注,所以先抽改了我的试卷。这时我正在书房里独立做作业,由于不知道自己的成绩,心里的这块大石头压得我六神无主,无法安心做作业,却又不敢到爸爸的身边看看分数,只好默默祈祷我能取得好成绩,不知过了多久,试卷批改结束了。我看不见爸爸的表情,但听见爸爸的一声声叹息,我想:完蛋了,一定没考得好成绩,怎么办?怎么办?没过多久,爸爸就让我停下手中的作业,过来看看自己试卷,我终于看见了我不敢相信的分数119分,顿时我的心凉了半截。毫无疑问,我失败了。
爸爸没有批评我,让我自己好好分析试题出错的原因,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不足,是简单的计算题出错和不等式的理解失误。心想:还是粗心的毛病,下次改就是了。爸爸好像看出我的心事,提醒到:不要简单的认为是粗心,这可是反映你知识的缺失和思维的紊乱,不能存在一丝侥幸的心理。是呀!我的懒惰造成知识点的遗漏,浮躁的心理导致一知半解,我缺乏钻研精神,自然会失败。没有勤奋务实的学习态度,也必然不会享受成功的喜悦。
在这次失败中,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,在父母的指导下我制定了新的学习计划,我相信吃一堑长一智,只要坚持,一定会成功。失败是成功之母,行动比心动更重要。
我经历着磨练,在磨练中成长!
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?仿佛是向阳的生长一样,在初中的某一个时刻,感到骨节的酸痛,然后欣喜地发现自己在睡眠中似乎又长高了一点。
课间短暂的十分钟,黑板上的粉笔字还未擦去,白炽灯发出让人昏睡的光。抽屉里各种高钙牛奶却开始泛滥,为的是在夏天生长高峰期再一次拔节。
早晨出门前,发现假山后的紫竹“爆”出了不少新笋,一指宽鲜嫩洁白的竹笋,充满活力。
与之相对的是办公室外冗长的队伍,学生的眼里充满睡意,薄薄的讲义用手指轻轻拈着,老师用红笔,在陌生的讲义上留下一个个钩或叉。这是考试前成绩的一次拔节。小升初、中考、决定性的高考、研究生,不及格、及格、良好、优甚至难得的GOOD,拥挤地充满了我们的青春岁月,它们一节又一节,带着我们步步攀升,以至达到理想中飞翔的高度。
“一模”后,下了一场雨,院子里的竹笋一下子长成了清瘦却挺拔的竹子。
大休回到爸爸的老家,窄窄的弄堂或是胡同,鳞次栉比地紧挨着密匝的房屋,长的竹竿挂在墙头,晾着湿衣服。小孩子从外面飞一样地跑回来,跃过水洼,绕过晾晒的被单,但还是误了四点档的动画片。小孩子嘟了嘴问我:“姐姐,人为什么没有翅膀啊?”我便愣了,是啊,人如果有了翅膀,便可直接飞到理想的天堂,何必再辛辛苦苦地拔节成长呢?我望着小孩的脸,不忍开口。人如果有了翅膀,该有多好!世界如果能不被这尖锐的社会挫伤,该有多好!可是我们还是要成长啊。冻土中的竹笋总在渴望春天,向上生长的竹笋像在期望触及另一个世界;我们像竹笋一样,好想快点长高啊,可是拔节太痛了,老师告诉我们:“孩子,雨露和长高的方法我都可以给你,但吸收与长高你们要自己经历。”
恍恍惚惚,我在睡梦间、清醒时,耳畔总有拔节的声音,那又像心中的翅膀猎猎作响的声音。这种声音,在声之河流中格外突出,格外显著。一棵小竹笋问老竹子:“为什么我们没有翅膀?”老竹子沉吟道:“没有翅膀只能拔节成长,每一棵拔节成长的竹都有一颗相映成趣飞向蓝天的心。”醒来后,我找到了回答小孩的答案——人没有翅膀,是为了让梦想飞得更高,而我们就要在成长中让自己变得更坚强。
我与少先队共成长据我所知,每个上了小学但还不满12岁的学生,都是一名少先队员。有很多人恐怕还不知道,少先队还不是这个儿童组织的“大名”,真正的“大名”是“少年先锋队”,这个少先队只是个简写罢了。这个少年先锋队,是中国共产党创立、领导的。
其实早在抗日时期,毛主席就已经创建了劳动童子军、共产儿童团、抗日儿童团,他们都是少先队的祖先。1949年10月,毛主席下达正式创建全国统一的“少年先锋儿童队”组织,1953年6月,共青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将“中国少年儿童队”改名为“中国少年先锋队” 并于1954年6月1日正式公布了《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》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,少先队组织受到摧残,大部分被“红小兵”所代替。1987年10月,共青团又恢复少先队组织,“红小兵”们全部转入少先队。作为一个少先队员,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,以后成大器之才,帮助国家步步为营、积极向上。
少先队的每个人,都应该做到爱祖国、爱人民、爱劳动、爱护公共财产,还是诚实、勇敢、活泼、乐观的新一代。用主席的话说,我们是祖国的灵魂;用大人的话说,我们是祖国的花朵;用我们自己的话说,我们是祖国的儿女。
总之无论是谁,都把我们看成是很有希望的人。我是7岁入校的。至今我忘不了,五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给我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。我终于迎来了我梦寐以求的光荣称号:少先队员。时间匆匆逝去。当你换下代表新生的绿领巾,带上“用烈士的血染红”的红领巾时,那必定又是一次全新的体验。红领巾是一种成熟的表现,他可以令你接受一个全新的事实。
那就是正式、正真的学习的一种特殊的开始。当你学完牙牙学语,完成所有枯燥的幼儿练习,待你的少先队员的地位顽固,就会迎来这一时段。成为一个六年级的毕业生,需要经过这个阶段。
成为一个成熟、有文化并事业有所成的社会人士,也要经过这一阶段。人生变化无常,很多你都有可能避免,唯独要经过的道路——加入少先队,那是一个生长的必经阶段。我们马上要成为五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,为新入队的小朋友们戴绿领巾了。
我还记得,当时学校为我们在篮球场上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。那天上午,很多五年级的同学领着他们进来,在操场上排好队伍,然后给他们戴上绿领巾。那一刻,是一个人的灵魂的升华,是庄重而用神圣的。那一刻,我将永远铭记在心。我曾经经历这个场面,当时我觉得无比的羡慕、向往与期待。这就是少先队了。
它汇集了所有的孩子,成为了一个所有孩子们都知道的组织;它拖着神圣的宣誓,将每一个生灵都加以净化;它留下的沉重的权杖,需要我们加以爱护;它发出使我受益终身的教诲,让我们成为一个成功的人。
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我感受到一种真理:压力无处不在。学习,父母,同学……他们形成庞大的气旋,我战战兢兢地生活在其中。但正如树木要历经风雨才变得更加挺拔,我也因压力逐渐成长。
一
父母曾经对我说:“孩子,你的生活正如幸福的浪花,因为有我们疼着你。”
但是,宠着我的父母,却又是为我增添压力的魔盒,里面满载着他们的规划,他们的期待,他们的责骂……
一次小小的测验,我得了76分。嗯,也不算差。当看到隔壁试卷时我的心沉了下去。78分。怎么他比我高分?明明比我差,比我迟到教室……嫉妒正悄悄爬上我的大脑,想要扭曲我的脸。“嘿,这道题你对了,你是怎么做的?”面对那双求知的眼睛时,我清醒了。正因为跟同学对比,我才知道自己是前进还是后退了,这种进退的压力给了我一种信息:我做得可以更好。
回到家里,希望听到爸妈的鼓舞。可是——
“按照你这样的水平,要想考到终点高中,那简直是作梦。你班这次最高分是多少?你为什么不向别人学习学习?”妈妈带着怒气指骂我,爸爸脸上一片忧郁。
顿时,“考试”、“学习”“最高分”一下子向我压来,它压弯了我的头颅,却燃起了我内心的愤怒,我双手握了又松,松了又握,想到那位同学的进步,我慢慢清醒了起来:“我能考上重点高中一直是爸爸妈妈的心愿。正是因为有这种期待的压力,我才更要前进!” 也许是因为那次考试产生的各种压力给我带来了拼劲,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我的成绩大有进步,父母满怀喜悦。
二
自从当上班长之后,我总是担心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。因为记录违反纪律的名单的人是我,我经常感受到背后有尖利的目光对着我。
我十分困惑,又十分担心。但是,我又马上清醒了过来,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份相处的压力,才更能使我成长。我应该树立一个好班长的形象,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,我的成绩才能更好地进步。
三
我曾经问过自己:为什么每次碰上压力的时候,我总能够及时地清醒过来?我思考了很久,发现答案只有一个:我成长了。那如果没有了这些压力,我又会怎么样呢?答案也只有一个:我不能成长。
邮箱: 联系方式: